杨华、刘忠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开展“五小水利”工程全面整治的建议》(第26号提案)收悉,感谢对全市农田水利工作的关心支持,经商相关部门,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明晰‘五小水利’工作职责”方面的建议,我们已采纳,并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摸清管理职责。据农业农村厅统计,全省21个市(州)均未将水利部门的“小农水”建设管理职能明确划转到农业农村部门,市(州)农业农村部门仅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域范围内必要的田间灌排设施建设;全省183个县(市、区)中,仅有10个县(市、区)通过县委、县政府发文或县领导工作指派的方式,将水利部门的部分斗渠、农渠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监管等管理职责,由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指导实施。
(二)加强建设管理。学习借鉴德阳、绵阳等地做法,结合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主动向上对接,争取从政策层面明确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等对“五小水利”工程的具体职能职责。按照《雷竞技raybet官网入口最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水利部门依托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工程和水利救灾等项目;农业农村部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发展改革部门落实以工代赈项目;财政部门落实“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自然资源部门落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共同推进“五小水利”建设和改造。探索国有平台公司、民营企业参与“五小水利”建设和运营试点。
(三)完善建后管护。建立健全“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受益者参与”的管护机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承包经营者在工程管护中的主体作用,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日常管护,确保项目区农田排灌渠系通畅,小型水源工程正常蓄水,提灌设施通电运行。抓住冬春有利窗口期,抓紧开展灌溉渠系岁修和高标准农田设施集中“管护月”活动,着力解决渠系维护不到位、淤积严重、渠道渗漏等问题,确保灌溉渠系从“龙头”到“田头”的畅通,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效益。
二、关于“分期分批开展‘五小水利’全面整治”方面的建议,我们已采纳,并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水利、农业农村、规划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大中型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节水配套改造、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等项目,投入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全市建成有效灌面258.075万亩,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2024年,市水利局统筹涉农项目资金整治维修渠系1273.33公里、山坪塘547座,恢复和改善灌面29.74万亩。东坡区、仁寿县、青神县创新推行现代化灌溉试点,通过远距离管道输水实现农业灌溉“自来水”化,根据作物需水时间供水,做到定时定量补给、精准灌溉,为作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全市累计建成提引灌溉管道525公里、水肥一体化管道700公里,覆盖灌面超16万亩。2024年试点区域经受住了极端高温天气“烤”验,晚熟柑橘日灼果相比非试点区域减少60%。积极向上争取大中型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节水配套改造、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等项目,进一步扩大全域现代化灌溉试点范围,因地制宜推进集约化、智能化的精准灌溉。协调县(区)相关部门将项目资金向无法满足农业灌溉需求的丘陵地区倾斜,解决水利基础设施能力不足、“靠天吃饭”问题。统筹整合水利项目资金,2025年全市整治和维修渠道1000公里、山坪塘500座,恢复和改善灌面20万亩。
(二)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全省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3个示范市之一,雷竞技raybet官网入口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田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布局,重点在岷江流域、黑龙滩保灌区、青衣江流域集中连片建设20余个千亩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024年,统筹增发国债资金2.2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5.9万亩、改造提升13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0.5万亩,土地平整5.7万亩、土壤改良15万亩、灌排渠系516公里、山坪塘338座、蓄水池222口、提灌站78座、田间道路332公里、沟道治理9.6公里、科技培训0.86万人次。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累计保有量149.9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7.64%,耕地质量等级为4.17。按照《雷竞技raybet官网入口最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实施方案(2023—2027年)》,围绕大中型灌区和永久基本农田,每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将项目建设重点放在“田”内,按照田型调整、灌溉与排水、地力培肥等建设内容不低于总投资的50%,持续加大农田排灌渠系、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农田防灾减灾能力,确保“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三、关于“给予农业用水用电政策优惠”方面的建议,我们已采纳,并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积极争取农业用电优惠。指导县(区)全面摸排提灌站现行用电价格、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973号)文件规定,“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是指农业、林木培育和种植、畜牧业、渔业生产用电,农业排灌用电,以及农业服务业中的农产品初加工用电的价格。其他农、林、牧、渔服务业用电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用电等不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农业排灌用电应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我省目录销售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1〕401号)要求,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依次为0.5063元/千瓦时(不满1千伏)、0.4973元/千瓦时(1—10千伏)、0.4883元/千瓦时(35千伏及以上);原贫困县农排电价依次为0.2521元/千瓦时(不满1千伏)、0.2421元/千瓦时(1—10千伏)、0.2321元/千瓦时(35千伏及以上)。对已享受低电价的提灌站,保留原有账户,将需要整治维修的优先纳入“五小水利”建设范围。同时,会同水利、发改、电力等部门,积极向省级主管部门争取优惠政策。
(二)推动转变农业用水方式。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和“先大中型、后小型”的原则,依托水利项目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累计完成面积254.87万亩,安装计量设施1267个(套),农业用水量指标全部分解到用水主体,每个县(区)均出台田间管护办法,累计筹集并发放精准补贴资金133.48万元,节水奖励资金246.55万元。改革涉及的大型灌区有都江堰灌区,中型灌区有东坡区蟆颐堰灌区、洪雅县总岗山水库灌区、青神县鸿化堰灌区等24个中型灌区和全部小型灌区。改革区内核定了水价,落实了水价形成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用水管理机制四项机制,使灌区用水户用水权益得到了保证,促进了水利工程设施良性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主体节约用水的积极性。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农业用水权改革两个全国试点,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乡村振兴、耕地补充等政策有机结合,以县域为单元、灌区为主体,全面开展农业供用水管理,科学制定农业供水计划,健全村级用水台账,逐步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动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农业农村厅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筹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雷竞技raybet官网入口最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