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琪、蔡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生产便道建设力度的建议》(第81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生产便道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设生产便道,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便农民日常劳作和物资运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完善的生产便道网络也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带动农村产业的繁荣。根据单位职能,农田内生产路、机耕路属于我局承担的农田建设管理范畴,针对这类生产便道建设,近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科学规划布局。一是制定《雷竞技raybet官网入口最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实施方案(2023—2027年)》,将田间道路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规划,计划新建及整治田间道路1700余公里,与农田水利、土地平整等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二是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布局特点,结合现有农村公路体系,因地制宜确定田间道路密度、宽度,合理配套建设农机下田坡道、桥涵、错车道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提高农机作业便捷度,提升高标准农田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三是组织发改、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参与高标准农田拟建项目区论证,并充分征求项目乡镇、村组和受益主体意见,确保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
二、引导多元投入。一是根据平坝区、丘陵山区地形地貌,按照平坝区不低于3500元/亩、丘陵山区不低于4000元/亩的标准,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差异化投入机制。2022年—2024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新建及整治田间道路1000余公里,投资4亿元,占总投资的21%。二是以县(区)为单位,整合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土地整治、四好农村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7亿元集中投入到8个“天府粮仓”示范片,整体提高项目区投入标准。三是探索“专项债+金融贷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含项目区内生产便道)综合平衡融资模式,以土地流转租金和粮食产量双增加为还款来源,发行高标准农田专项债4亿元,推广“天府粮仓贷”“良田贷”24.45亿元。
三、强化质量监管。一是印发《雷竞技raybet官网入口最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明确项目设计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建后质量管理、质量监督检查等责任主体,做到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二是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排查田间道路质量问题共涉及13个项目22处问题,对路面不平整、横缝不规则、有垮塌风险的情况全部实施修复整改,并落实管护人员,定期开展管护工作。三是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全市2019年以来,新立项实施的6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期限、责任单位、责任人,组织责任单位分类施策,对账销号。
四、落实建后管护。一是印发《雷竞技raybet官网入口最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建后运行管护制度》,建立“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建后管护机制,将机耕路、生产路及其附属配套设施纳入管护内容,明确管护责任主体、管护标准。二是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多元化管护经费合理保障机制,市财政明确县(区)可从市级财政补助资金中按不超过5%的比例提取管护经费,各县(区)财政单列下达高标准农田管护资金900余万元,村集体按照工程设施实际投入的0.5%~1%一次性收取使用费作为管护补充资金,全市每年落实管护资金1000余万元。三是全域开展建管保险试点,由太平洋保险、人保财险等定制“工程质量+灾毁损失+管护服务”保险产品,投保资金455.7万元,对8.34万亩高标准农田田间道路、田坎砌筑工程等易损设施兜底保障5—10年。
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生产便道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决策部署,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将充分接受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农田管理范畴内生产便道建设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
一、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规划。一是在项目初设阶段,对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现有道路网络状况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同时结合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生产便道,确保高效畅通。二是强化宜机改造,大力推进机耕道路、农机作业下田坡道建设,着力解决农机“通行难、下田难”问题。三是坚持“为用而建”,持续推广种粮大户“点单式”全程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机制,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等投入主体参与模式,以粮食种植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田渠路网,确保好用、管用。
二、突出多元筹资,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国债资金争取力度,统筹用好上级发展资金,管好用好本级项目资金,补齐高标准农田领域基础设施短板。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县(区)政府通过发行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专项债、提取土地出让收入、融资贷款等方式,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探索高标准农田先建后补、贷款贴息、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益奖补等方式,吸引更多工商资本和新型经营主体自筹资金参与项目建设。
三、强化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一是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技术规范,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生产便道宽度、厚度、路面材质等技术参数。二是建立完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推行标准化样板工程施工,业主单位会同监理机构,监督施工单位按照图纸、施工标准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做好材料进场检验和抽查,加强道路垫层等隐蔽工程管理,坚决防止施工方偷工减料、赶工省钱、降低质量标准。三是发挥乡镇、村社、群众的监督作用,强化日常巡查,跟踪问题整改,实现“行业主管、业主监管、施工质控、专业监理、镇村监督、群众参与”的六位一体全过程监管,坚决防止“以次充好”等现象,建设群众满意工程。
四、落实建管并重,保证长效利用。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坝坝会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管护要求,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农田建设、爱护农田设施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二是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管护资金,探索从土地出让金、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中按比例提取管护经费,村集体根据土地流转租金、地差,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工程设施有偿使用费,专款用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三是积极探索村集体“统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托管”、保险机构“专管”、村民“协管”的多元化管护模式,推动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雷竞技raybet官网入口最农业农村局
2025年3月18日